
卖“3元炒面”的胡静静

胡静静的“3元炒面”
近日,商丘睢县一位卖“3元炒面”的胡大姐在网络引发热议。她的夜市摊上,加了鸡蛋的炒面只卖3元,豆浆还免费喝,感动很多网友,却也招来“炒作”“作秀”的质疑,有人称她想出名,家人也曾劝她别干了。
面对争议,日前,这位炒面摊摊主接受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采访时说:“我不是为了出名,就是为了让一些顾客能过来吃口便宜的热乎饭,这就是一份快乐,不是挣多少钱的问题。”
此前卖炒面也是10元
1个月前降到3块钱
“3元炒面摊”胡大姐本名胡静静,在夜市摆摊已经好几年了,走红是近几天的事儿。
11月6日,她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她家炒面原本也卖10块钱,可一个多月前,她突然决定降价到3块。
对于为什么要卖3元炒面,胡静静告诉记者,每天晚上,有很多外卖员、学生、环卫工等人群来吃饭,这种“量大又便宜”的经济餐能帮他们省不少钱,自己只是想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3块钱一份面,成本够吗?面对一些网友的质疑,记者采访到了摊主胡静静本人。她坦言:“炒面去掉成本也就挣个几毛钱,算上料盒、餐巾纸、筷子,甚至刚够本钱。”
胡静静表示,自己并不靠炒面盈利,而是通过售卖鸡蛋灌饼、烤冷面等其他小吃来赚钱。
“我觉得现在挣钱挺不容易的,我就是想尽自己一点心意,帮别人一把。”
“超级好吃,(吃过的)盘子比舔的都干净!”外卖小哥的一句话,能让胡静静高兴一整天。
其中一位外卖员吃完炒面付钱时,一听说3块,很惊讶,然后转手就发了出去,“夜宵有了,3块钱还能吃饱!”她知道后很高兴,“感谢他们认可我,也欢迎更多晚上出来跑单的、不容易的人来我摊位。”
慢慢地都传开了。除了深夜跑单的外卖骑手,还有晚自习放学的高中生们,刚收工的滴滴司机、代驾、环卫工人,都是这里的常客。
小小的炒面摊,成了不少夜归人的“暖心驿站”。
谈起降价后最让她感动的事,胡大姐想起一个雨夜,“有个小孩从一个店里下班出来,坐在摊位上,说阿姨今天我生日,我要吃大餐了,然后加了一份香肠。”她还特意煎了两个荷包蛋送他,用盘子端过去说“生日快乐”。
男孩当时就很惊喜,“谢谢你阿姨,太让我感动了,这是我今天生日收到的第一份礼物。”临走时他还叮嘱:“姨,我们走了以后你不要再熬了,赶快走,天太冷。下班回去的时候千万要慢点,不要开那么快,注意好自己的身体。”听到简单的几句话,胡大姐当时就泪目了。
蒋欧阳是胡静静小摊的一名常客,他告诉记者,很多年前就认识她。“胡大姐卖3元炒面是担心晚上一些学生、外卖骑手吃不饱、怕花钱。”
夏天还送顾客酸梅汤
冬天送豆浆
胡大姐摊位旁是一家化妆品店,店主欧阳与她相识多年。日前,记者电话联系上欧阳,他介绍,“多年前我推着三轮车在街上卖衣服,胡大姐当时就是一个热心肠的人,经常帮我、照顾我,后来我们一直都有联系。”他如今也开了自己的店,主动邀请胡大姐把摊子摆在他店门口:姐,你来我这儿,方便。”
“她一天卖300份炒面,最多挣100多块钱。”欧阳告诉记者,尽管每份炒面利润很少,胡大姐仍坚持用其他正常价格的鸡蛋灌饼、砂锅土豆粉等收入贴补成本,支撑“3元炒面”持续下去。
欧阳还提到,胡大姐的炒面摊没有招牌,没有标识,但熟客都知道,65岁以上老人免费,有困难的人免费,一份炒面不仅带鸡蛋,夏天还送酸梅汤、冬天则送豆浆,咸菜、大蒜随便吃。
想把3元炒面摊坚持下去
“不是挣多少钱的问题”
3元炒面摊的故事在网上传开后,引发很多网友感动。
一位陕西网友留言:“我想回老家了姨”,另一位河南网友表示:“等着姨。我过年就去你那吃。”还有一位山东网友羡慕地说:“要是我们这里也有就好了。”
还有网友写道:“良心老板,孩子们读书很不容易的,而且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以后将会有一大批小孩追随你。”
但质疑和麻烦也随之而来。有人在网上骂她,说她“作秀”“就是想出名”。
对此,认识胡静静几十年的朱女士有一肚子话要说:“胡大姐太不容易了,她干公益二十五六年了,她能卖3元炒面我一点都不意外。”朱女士告诉记者,胡静静多年来热衷于公益,干啥事都是第一个冲在前,是一个热情善良的人。
记者了解到,今年54岁的胡静静还是无偿献血的“达人”,每年坚持献血两次;她是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同时也是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
看到母亲每天摆摊如此辛苦,胡静静的儿子劝她收摊歇着:“你做一辈子(公益)了,啥时候是个头?”
胡静静笑着告诉记者:“儿子劝我不干,但我不干这还能干啥去?不爱跳舞不爱打牌,就想做点事,我闲不住。”
胡静静想一直坚持下去。尽管每份炒面利润微薄,每天从晚上10点熬到凌晨4点,也很辛苦,但她觉得这件事值得做,“你看那些外卖小哥来我这里,高高兴兴地喊一声‘姐,我又来了’,吃完炒面喝完豆浆说声‘姐,走了,再见’,都是满意而归。他们高兴,我也高兴,心里很踏实。”
网友温暖的留言,也成了她坚持下去的动力之一,“我收获的是一份快乐,这不是挣多少钱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