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伟在华中师范大学作报告
一本好书故事,走进百年学府。11月9日,华中师范大学理科大楼学术报告厅,硕士项目运营人童伟应邀在母校做报告《教育行业知识付费项目的认知与实践——以<硕士宝典>为例》,讲述《硕士宝典》背后的精彩故事。
该报告是湖北省智能科教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报告之一,本次学术年会由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湖北省智能科教研究会主办,支持单位为《现代远距离教育》(CSSCI期刊)、《大学教育科学》(CSSCI期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余新国会长(中)和研究会部分领导专家
研究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余新国,副会长、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学院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导师徐宁,常务副会长宋春娟等专家学者出席年会,研究会秘书长、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生导师周光有教授主持年会。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周光有教授主持年会

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玉林教授作学术报告
在本届研究会做学术报告的学者还有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生导师王玉林教授。
童伟在所作报告中,紧扣知识付费的大主题,以《硕士宝典》为小切口,分享了教育行业知识付费项目的认知与实践。童伟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付费机遇与挑战更大,要构建成功的知识付费体系,需要具有“五强要素”:强IP,强产品,强营销,强交付,强后劲。
工具书《硕士宝典》由硕士项目运营人童伟主编,涵括了关键常识、优质项目、运营招式、合作信息等内容,深受考研服务行业专业人士和新人欢迎和好评,成为了行业畅销+长销书,持续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童伟分享《硕士宝典》故事
通过一张张图片、一段段视频、一个个故事,童伟在报告中介绍:《硕士宝典》是一本神奇的书,是我们团队在考研服务行业“专注×专业×专情”的代表性成果之一。除了本身是一本高品质、高价值的纸质专业图书,她还远不止于是一本书,她还拥有微信公众号、百家号、搜狐号等自媒体矩阵,自2022年11月5日开通以来,坚持每月更新四期内容,令内容动起来;她还拥有专属的《硕士宝典》读友交流会,属于具有私域性质的线下活动,自2024年6月18日在武汉东湖之畔举办首届以来,主打“读友交流搭台×项目合作唱戏”,坚持每年定期举办三期,迄今已在武汉连续成功举办七届,让读者亮起来。《硕士宝典》衍生出的赋能课程——童伟考研师资班,自2023年5月8日在武汉举办首期以来,旨在为中国考研服务行业培育“懂硕士业务×有项目资源×善运营服务”的考研师资集群,坚持每年定期举办四期,迄今在武汉连续成功举办九期,部分优秀学员已经成长为中国考研服务行业的中坚或新生力量,指导、助力全国越来越多考研学子上岸,陪伙伴跑起来……

《硕士宝典》故事视频展示
《硕士宝典》坚持守正与创新,兼具情怀与商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经成为考研服务行业甚至图书出版行业的一道别样风景,亦是“知识付费”服务的一个生动样本。希望她能够伴随更多考研服务行业的同仁,一起走的更远,看到更美的风景。
童伟的分享获得现场专家学者的掌声,会后有多名高校教师和智能科教企业代表和童伟交流相关业务。
本届年会上,还有来自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教授和青年研究生参加并做学术交流。
湖北省智能科教研究会成立于2021年,是全省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目前拥有近200名个人会员。研究会是党和政府联系智能科教的桥梁和纽带,致力于团结和组织广大会员,加强学科建设,开发创新能力,培养探索精神,促进合作交流,提高智能科教的理论与实践水平,推动人机协同科研和智能化教育的发展,为我国智能化科研和智能化教育事业服务。建会以来,研究会正逐步形成覆盖智能化科研和智能化教育事业的专业组织体系,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和教育教学改革引领能力,着力构建以学术研究为主体、以智能化科研和智能化教育为两翼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