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整治私域直播虚假宣传违法行为”专题新闻发布会。河南作为三个受邀参加发布省份之一,省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宝军在发布会上作了典型经验发布。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立足工作实际、创新监管方式,在办理某健康科技公司及关联公司在“私域直播间”虚假宣传“雪某平”口服液系列案件过程中,探索打造了“穿透式”监管、“全链条”执法、“协同式”作战、“一体化”推进的监管执法新模式,有力打击了私域直播领域虚假宣传违法行为。累计查处直播间虚假宣传案件76件、罚没486.57万元。
开展“穿透式”监管
针对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们结合案件办理需求,依托“河南省公平竞争审查中心网络监测平台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AI识别等技术手段,对微信群、小程序等进行风险监测,从“历史经营地址、银行流水、人员关联关系”等多渠道织密证据网,实现“信息收集、智能分析、深度挖掘、风险预警、案源移送”全覆盖,为指导全省打击网络虚假宣传,特别是涉老药品、保健品等虚假宣传提供技术支撑。
强化“全链条”执法
在办理某健康科技公司虚假宣传“雪某平”口服液案件过程中,办案人员积极追溯直播间、生产者、视频制作方、经销商等主体责任,形成了覆盖“主体—行为—平台—产品”的全链条监管执法体系。引导和督促网络平台严格履行主体责任、落实法律法规要求,既审查“私域直播”营销人员的资质,又履行信息保存、共享义务;既查前端营销行为、又查后端商品质量,并对直播数据存放设置最低保存期限,实现对“引流方、直播方、供货方、销售方”的一体化监管,切实提升了执法质效。
组织“协同式”作战
对外,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对“放任违法直播、未尽审查义务”的平台,依法查处并移送网信、通信、公安等部门,形成监管合力。对内,在总局的指导下,构建“总局—省局—市局—专班”的多层级联动和跨区域协作机制,打造“线索互认、证据互通、结果互享”的联合执法模式,有效破解“私域直播”案件“跨区域追溯难、多主体联动难”的痛点,为案件快速办结奠定基础,有效提升了执法效率与震慑力。
注重“一体化”推进
注重加强政企合作,构建协同治理机制,持续强化与平台方、金融机构、社区组织的联动,共同织密“线上监测+线下核查+社会共治”的治理防线。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及时发布警示提示、曝光典型违法案例等形式,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私域直播”治理的浓厚氛围。

|